【客服V芯:17672927或电18073155551】请认准靠谱提客服。微信分付是腾讯旗下信用支付产品,用户可以使用分付额度进行信用支付,包括吃饭、买物、看电影等场景,但暂不支持用于发红包、转账等。分付没有免息期,一旦使用,已用部分额度将按日计收利息。虽然说目前微信分付仍未有大规模开放,但是不少朋友已经开通了微信分付,下面我们来看看微信分付怎么套出来的,
微信分付取现方法:
一、首先要做的是添加微信分付回收,和客服说明要提取的微信分付金额,客服会告知回收的价格。
二,再按照客服的要求进行操作。微信支付需要在指定商户消费,客服会根据用户的金额安排合适的渠道。
三、操作成功后,将订单的详细信息截图保存,并由客服后台核实订单的消费情况。
四、核实清楚后回款。大约1分钟后,客服会先核实微信号的支付情况,为了保证资金安全,一般会先转账一分钱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会将所有收回的金额转到用户所开的分钱账户。
------------------------客服vx17672927或电18073155551----------------------------
6月中旬,随着G8388次列车从上海站的驶出,长三角“超级大环线”正式开通。这条环线行经沪苏浙皖的12座城市,也串联起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苏锡常、宁波6个都市圈。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在6月初召开的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三省一市首次联合推出十项年度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排在首位的就是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
交通互联越来越密,双城生活习以为常,“三链融合”走深走实……伴随“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推进,长三角这个超级城市群也越来越像一座城。
正在建设中的高铁苏州南站。 人民网 徐晨曦摄一体交通更便捷
在“超级大环线”开通前,长三角地区已有高铁小环线的尝试。
3年前,合安高铁首次开行环线列车,将沿线肥西、舒城、庐江、桐城、安庆、池州、铜陵、无为、巢湖等地串成一条安徽省内流动的小环线。
国铁上海局集团合肥客运段高铁二队列车长夏梦静记得,小环线刚开通时,“有位老先生就买了‘合肥南到合肥南’的全程票,带着小孙子‘开眼界’。”
“小环线让省内各市交流更密切,大环线势必进一步加强安庆与江浙沪地区城市之间的多元互动。”安庆市发改委铁路办主任祝志强展示了一组数据,安庆开通高铁8年来,随着合安高铁、安九高铁陆续运营,安庆高铁站发送和抵达旅客人次从550多万增长到860多万。
国铁上海局集团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表示,“超级大环线”的设计,不仅能够发挥长三角路网优势,进一步挖掘提升铁路枢纽车站及动车组运行效率,还能把沿线主要客流点串联起来,减少部分旅客在高铁枢纽城市间换乘的麻烦,更好满足环线覆盖城市的百姓日常通勤、商务出行的需求。
放眼长三角,现已拥有26条高铁,高铁里程超7200公里,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了除海岛城市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市。据了解,2024年,长三角将新增建成铁路里程660公里。
眼下,沪苏湖铁路施工现场“热辣滚烫”。走进施工中的苏州南站,工人们战高温、抢工期,电钻声、焊接声此起彼伏。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部主任刘青介绍,作为沪苏湖铁路全线最大的两个新设车站之一,苏州南站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装修完成超30%,计划在8月底竣工,全线可望在年底通车。
“吴江盛泽的群众到上海虹桥站,乘大巴要1个小时左右,沪苏湖铁路建成后,从苏州南站到上海虹桥站最快只要20分钟。”刘青说,新线路将填补苏州南部与周边城市没有高铁联系的空白。
规划在先,快马加鞭。根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段全部贯通。
宁滁城际滁州段一年前投运,轻轨列车驶入安徽汊河站。人民网 张瀚天摄双城生活更日常
过去的12年,鲍金胜常往返于安徽安庆和浙江湖州之间,从自驾到高铁,他亲身见证着“轨道上的长三角”带来的便捷。
鲍金胜今年40出头,2012年来到湖州安吉创业。头几年,每周都要回家,开车将近5个小时。2020年6月,高铁安吉站开通,鲍金胜坐上2小时的高铁就能快速返程。“以前回家要留出半天时间,还要提前睡足觉,现在午饭后出发,在车上休息会儿,到家还能陪家人一起做晚饭。”他说。
在南京工作的职场新人周艺,每周往来江苏南京与安徽滁州之间,双城通勤已持续一年多。6月15日傍晚,结束一天的忙碌,他在南京南站安检、候车,时间把控刚好,沿京沪高铁疾驰18分钟后抵达滁州站。
“轨道上的长三角”不只有高铁。
去年6月,宁滁城际轻轨滁州段已经投入运营,南京段正在加紧建设。待全线通车后,周艺的双城生活将再多一个新选择。
沪苏地铁无缝对接如今迎来开通运营一周年,作为对接上海、苏州地铁双11号线的车站,昆山花桥站至去年底日均客流量约3.85万人次,成为沿线客流增量最大的站点。
年届而立的刘俊,老家安徽宣城,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如今是嘉定区一家电气公司的工程师。每天一早,刘俊和爱人从昆山花桥站乘地铁到上海嘉定上班,只要半小时就到了。“坐地铁不怕堵车,还省去了自驾成本。”
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双城通勤族,搭上了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快车”。
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车间在生产,其人才、产业与上海关系频密。人民网 刘欣蔚摄“三链融合”更紧密
尽管公司从上海搬到浙江海宁十余年,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文彬并无疏离上海的感觉。
该公司是落户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的第一家工业企业,这里地处杭州与上海之间,尽享“上海1小时交通圈”之便。
“我们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从上海过来,近两成的产品要从上海港出口,大客户中有4个在上海……”卢文彬说,迁址不断链,发展势头更好了,“公司年产值已从初来海宁的1亿元增长到近7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轨道畅通,硬件联通,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显现。
在6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无锡高新区有一家企业叫中电海康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墙上挂着一张共建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的分工协作布局图。这张图上,上海嘉定聚焦智能传感,江苏无锡发挥先进封装优势,浙江杭州致力于新型存储,安徽合肥则突出高端计算。
“无锡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往来上海、杭州、合肥最长不超过2小时,四座城市‘三链融合’资源共享,有力支撑着‘感存算一体化’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中电海康无锡公司副总经理董帅说。
得益于人流物流畅达,协同智造在长三角屡见不鲜。轴承来自温州、伺服电机来自衢州、谐波减速机来自苏州……在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每12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联合上下游十多家企业,不仅成本可控,而且效率更高。
在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学研究员牛凤瑞看来,“轨道上的长三角”其实质性的作用是降低了域内交易交流成本,对于长三角范围内的6个都市圈而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更加自由、更加低成本地流动和优化组合。
在长三角这片充满希望、动能澎湃的土地上,“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不断提速,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在拉近,一体化发展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精彩持续不断。(俞杨、唐小丽、胡雨松、刘欣蔚、张玉峰、王继亮、徐晨曦、张瀚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