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之多元文化融合
张义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主任,“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首都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所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首批农业园区规划专家,“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海岛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规划50余部,近百篇,出版专著6部。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指导下,旅游业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香港《商务旅游》杂志社本期特邀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张义丰教授、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王明霞教授以“文化决定景区景点的知名度”为主题,深入解读文化与景区景点之间的关系。下期我们将推出“文化是景区景点的软载体”为主题的专家学者访谈,请大家继续关注。
1.请您谈谈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旅游就是开拓市场。旅游只有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才会上开天门,下接地气。
2.当前中央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请谈谈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放眼世界,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方兴未艾,可以说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绿色环保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间软实力、综合实力的全方位竞争,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发展趋势,值得大家关注。
趋势一:旅游与文化产业均被列入国家战略,与国家形象、国家品牌息息相关,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强化经济效益。
趋势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增长的最新动力。
趋势三: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贵在拓展国际竞争力,最大目标是在经济回报的基础上,提升国家形象,传播本国文化,增强软实力。
趋势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创新精神、鲜明个性是其核心,增加技术含量,突出时尚感觉,寻找传统与现代,本国与世界的新颖结合点,是各国普遍采取的思路。
3.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我国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二者相互融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文化与旅游融合既是典型的融合经济,又是独具特色的绿色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有利于发挥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升我国旅游与文化形象,调整与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虽然我国很多物质产品都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然而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和服务仍是一个新的增长空间。产业融合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内在价值、品牌、信息化和集约化水平,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联动融合,最终形成以旅游文化产业为纽带的庞大产业链。
旅游产业融合是文化软实力打造的核心,二者相融具备了单一旅游产业和单一文化产业很难具备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是支撑国家软实力和提高影响力的主要产业。
另外,文化与旅游融合在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建立“产业资本+金融资本+IT资本”构筑我国旅游新经济体中可以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把产业融合作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进行培育,大幅提升这种融合经济的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形成我国物质产品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部门的合理比例和优化布局。
金融危机使旅游与文化产品的特殊需求现象明显,这给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发挥旅游与文化的消费、娱乐和休闲功能,把受众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生产力,以此来推动内需增长。
4.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转型期,在转型发展中需要哪些新思路?
以前,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上遵循的是以自然资源为背景的旅游开发,即有什么样的资源搞什么样的景区。文化是作为附属品叠加在旅游身上,造成了景区景点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反映在旅游经营、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文化知识同质化等方面。
景区景点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经营模式,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上统筹规划。放眼三观,针对现在景区景点文化存在的不冷不热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重新排列组合,打破小区域的视觉垄断和文化同质现象,实现大区域的资源、文化、经营、产品等各方面的整合,寻找文化引爆点,转化成差异化的旅游新模式、新产品。
5.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之路应该怎样走?
顺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需求,以产业融合为主体,以新旅游经济体培育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产业融合的体制性难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在文化与旅游资源及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与旅游资源及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顺应社会化发展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建设,更大规模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项目,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
按照产业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区域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规避景区景点文化同质化发展模式,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
餐饮市场论文范例6篇
3月27日至29日,我随黔南州政协组织的视察团分赴黔南州平塘、荔波、贵定、龙里等4县就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视察。视察团视察了4县部分旅游景区景点和民族文化场馆建设情况,并与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问题作了综合分析。现将我视察了解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黔南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南部,与广西接壤,为西南南下出海重要通道,也是黔桂两省区的桥头堡。全州412万人,辖13县(市、区),聚居着布依、苗、水、毛南、瑶族、侗、仫佬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
(一)民族文化资源现状。黔南州民族众多,各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现有《水族马尾绣》、《牙舟陶制作技艺》、《风香染制作技艺》等11项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泉市福泉古城墙和葛镜桥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黔南州创编了《刺梨花红》、《苗山苗寨人》、《夜郎杜鹃红》等19台水布苗瑶多民族风情歌舞剧。都匀市是“全球绿色城市”、“中国毛尖茶都”、“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龙里县是“中国刺梨之乡”、“根雕艺术之乡”。独山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国花灯艺术之乡”。平塘县是“中国文艺家科普创作基地”、“中国最美小城”。贵定县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酥李之乡”。瓮安县是“龙狮艺术之乡”。还有7个乡镇获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州内有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樟江、都匀斗篷山—剑江、平塘、瓮安江界河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 荔波茂兰喀斯特部级自然保护区、平塘掌布部级地质公园;三都尧人山、瓮安朱家山、独山紫林山、都匀青云湖—四方潭龙里龙架山5个部级森林公园。其中,已建成荔波樟江和平塘掌布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在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贵定金海雪山、都匀斗篷山、西山公园、文峰园、长顺杜鹃湖、独山翠泉、三都咕噜、龙里龙架山5个国家AAA级景区;福泉金谷福梨园区和贵定音寨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龙里县中铁国际户外休闲旅游综合体和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列入全省重点打造的20个旅游景区;都匀、平塘、贵定、独山、福泉、罗甸、瓮安、惠水、三都等9县(市)均纳入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旅游景区”;全州12县(市)全部编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一批景区景点列为省级重点备选项目。#
(三)文化旅游发展状况。州内有旅行社17家,分社13家,并与200多家州内外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现有星级酒店共85家,床位共8698个。其中:四星级酒店有5家,床位共1328个;三星级以上酒店有8家,床位共3102个;二星级酒店有55家,床位共4048个;一星级酒店有5家,床位共230个。2012年,黔南州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荔波接待游客人数7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贵定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旅游总收入亿元。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拉动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二、黔南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黔南州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影响二者有机融合的六大障碍。
(一)行政区域障碍。早在2003年,黔南州就提出了发展民族生态旅游业,由于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不清,各县(市)各自为阵,单打独斗,蜂拥而起发展旅游业,这里建个景区,那里搞个景点,有的县(市)甚至是一年换一景,“遍地开花”、“风风火火”,结果是自娱自乐一阵子,不到一年半载就“路断人稀”,造成了现今多数景区景点分散、规模小、同质化等问题。
(二)管理体制障碍。目前,省、州、县(市)三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机构杂乱、上下不一、工作脱节、运行不畅,难以有效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现省、州旅游主管部门是旅游局,省文化主管部门是文化局,而黔南州文化主管部门是文化_。除荔波县、龙里县保持文化局和旅游局外,其它10县(市)或为文化广电旅游局,或为文体广电旅游局。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机构设置似有利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而实际上却成了障碍:主要是县(市)文化(体)广电旅游局主抓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事业,而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由设在县委(市)宣传部的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无形中又形成了多头管理、相互牵肘的工作局面。州、县(市)在文化与旅游之间又插入文产办,三个部门各有职能,各有权限,交叉分管,难以将文化与旅游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因此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充其量也只能做到“配合”,难以做到相互“结合”,更谈不上相互“融合”。由此可见,省、州、县(市)现行的文化、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有碍文化与旅游产业依存互动、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
(三)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障碍。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相剥离,文化产品进不了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没有文化产品。旅游部门在旅游项目建设上不谈文化,所建景区景点缺乏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例如,荔波小七孔景区周边的农家乐连最基本的餐饮都没有一丝民族饮食文化的味道。文化部门在文化建设上也不谈旅游,虽然2008年以来,黔南州各县(市)耗资创编了各级各类民族歌舞、小品戏剧8000多个、民歌近200首,获各种文化文艺奖500多项,其中,《黔南民族歌舞》前往港、澳、台、马来西亚、法国演出;独山花灯歌舞剧《风景这边独好》还登上了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但是在景区景点中并未看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采。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产品基本处于参加比赛、节会表演、应邀演出的境况,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旅游产品。
(四)扶持政策与激励机制障碍。主要是缺乏扶持文化旅游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2008年黔南州政府出台《促进高星级酒店和会展业发展的意见》的优惠政策后,就没有再出台过扶持旅游发展的任何优惠政策,影响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原动力。
(五)基础设施障碍。黔南州文化旅游业虽然经过多年的打造建设,但各县(市)至今还没有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特色突出、管理完善、服务优良、知名度和美誉度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景区景点。尤其是景区“吃、住、行、娱、购、游”六要素不配套,功能不全,景区民族文化含量少,旅游项目单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缺乏大众化的、游客参与性强的小型游乐节目,有地方民族特色、物美价廉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够,游客进得来、住不下、留不住、跑得快,景区产出体现为简单的“门票经济”。即便荔波樟江风景区也是如此,“吃”的大众化,缺乏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不丰富;“住”的质量不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也不能适应规模游客量入住需求。“行”还不够快捷,缺乏内联外通的高速通道。“游”少行多,旅程短而单一,游客来去匆匆。“购”能体现黔南地方特色,吸引游客购买欲望的文化旅游商品不多。“娱”当地民族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文化品位不高,无法吸引游客。
(六)文化旅游人才障碍。由于目前的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相对紧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相对滞后,未能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另外,文化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品牌意识差、市场竞争力不强,从事文化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和集团。
三、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但从视察情况看,各县(市)在挖掘民族风情内涵和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力度不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破障碍,突出重点,合力打造重点旅游景区。
目前,我省已编制出台《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全省重点建设“100个旅游景区”的宏伟目标。其中,黔南州龙里县中铁国际户外休闲旅游综合体和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列入当前要重点打造的20个重点旅游景区。众所周知,一个产业的打造和形成是需要时间来完成,少则三五载,多则十几年。因此,明确产业定位,坚持不懈地按照规划扎实推进是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非一年半载所能实现,也非文化、旅游两个部门所能完成。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2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县(市),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来抓,突破行政区域障碍,打破行业部门壁垒,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改变以往各县(市)遍地散花、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常抓不懈,集中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向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倾斜,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确保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定一个,建一个,成一个,火一个。
(二)统一规划,理顺机制,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重点打造的20个重点旅游景区尚未编制详细的建设规划,一些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为使重点旅游景区的详细规划与《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相衔接,规划的执行落实必须一杆插到底,杜绝过去各地以规划落实规划和同质化的不良现象。建议由省统一组织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全面普查和掌握重点景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民情、旅游资源,深化省情的再认识,统筹依托20个旅游景区不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立足丰富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三大地方特色编制详细规划,科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才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合理布局,使其抱团运营共同发展。要抓住_机构改革契机,改变文化旅游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状况,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步调一致地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功能,充实和壮大文化旅游管理队伍,提高对旅游质量的监管能力,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从行政管理层面上实现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
(三)加大投入,项目带动,加快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
着力改善景区景点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加大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完善景区的水、电、路、旅游标识、标志牌牌等设施,重点在景区“吃、住、行、娱、购、游”六要素中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进一步改善综合接待环境,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宽渠道,加大对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积极争取上级文化旅游项目资金,优先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待开发和提升的优势文化旅游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的鼓励政策吸引省内外有实力、有文化理念投资者参与各重点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形成文化旅游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格局。
(四)以文促旅,以旅养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只有当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文促旅,以旅养文,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很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黔南州旅游商品开发严重不足,现有的旅游商品种类不多,式样单一,缺乏地方民族特色及民族文化内涵,远远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要把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制作之中,体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突出纪念性、工艺性、便携性,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擦亮品牌,宣传促销,突出对外彰显大品牌效应。
黔南州拥有许多世界级和国级家的大品牌,大品牌需要大声势高调子的宣传促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投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宣传途径,对世界遗产地、部级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打出鲜亮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高贵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国际国内更好、更快、更多、更新地了解贵州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大规模加大对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
(六)加大培训,强化管理,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队伍建设,一方面着力引进在文化旅游业策划、组织、营销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培养一支熟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旅游行政管理队伍,造就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旅游经营队伍,建设一支热爱贵州、知识丰富、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导游队伍。同时,加强旅游行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和紧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七)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紧要难题。
黔南州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该县经过20多年持之以恒的建设打造,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我省最富盛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贵州南部旅游规模最大的旅游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在我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要把荔波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到省级核心旅游区来抓,举全省之力把荔波打造成贵州乃至国际国内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省、州要尽快组织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景点进行民族文化包装,植入瑶、水、苗、布依等民族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精心包装,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优美的自然生态和山水风光融为一体,提升荔波旅游的文化品位,丰富荔波旅游内容。二是帮助提高瑶山乡瑶族文化旅游村自编自演的瑶族文化演艺项目品位。三是对樟江景区周边的农家乐进行文化礼仪、民族菜系指导和培训,充分体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四是全面启动荔波内外联通的快速旅游公路建设。外联通道方面,尽快启动建设荔波县城连接贵新高速和厦蓉高速的快速公路;内联通道方面,打造好荔波各大景区景点直通的旅游环线,使樟江风景区—邓恩铭故居—茂兰世界遗产地等景区景点互联互通。五是省委、省政府协调铁路部门,恢复开通贵阳至都匀高速列车,让贵阳等地旅游便捷进入黔南旅游。六是抢抓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重大机遇,组织黔南州文化旅游部门赴广州市开展相关工作洽谈活动,借助广州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助推黔南文化旅游发展。
贵州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民宗委委员 刘凤文
餐饮服务营销论文
关键词:淄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疲软的下行走势,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高水平融合发展,打破淄博市经济发展瓶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实现淄博市经济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所在,对于推进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增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一、重要意义
2015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淄博市文化软实力,创造淄博市发展新优势。(一)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面对近年来经济下行的压力,淄博市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就必须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因为从根本上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能力都非常强劲,都是以创新为核心的,两者相互融合发展,可以有效的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目前经济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带动,这是因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展两大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延长两大产业的生命周期;能够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淄博经济加速转型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无形的发展软实力一是在精神层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是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的,二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又可以以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扩张,形成发展的合力,达到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兴盛文化的最终目标。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积聚软实力。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城市要想脱颖而出,不仅仅要有推进经济发展的硬实力,而且还要有潜在能量无比巨大的软实力,也就是精神力量。[1]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增强两大产业的体验性、时尚性、娱乐性和参与性,使淄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这将会大大增强整个淄博市发展的软实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体系比较滞后
虽然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淄博市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却一直没有出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围绕两大产业发展的各种专项发展规划,两大产业如何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促进合作共赢,始终没有明确的方向。
(二)要素保障有待强化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各种要素的保障。目前,淄博市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要素保障不足。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相对滞后,缺乏两大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文化创意理念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三)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明确市场主体地位,因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主体建设。[2]目前,淄博市两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主体地位在某些领域尚处于缺位状态。文化旅游机构虽然已经改制,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弊端依然存在;淄博市文化、旅游企业的参与较少,还没有成熟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来带动产业发展;在一些文化旅游产业领域,民营资本的进入受到限制。
(四)投资结构比较单一
目前,淄博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投资结构还比较单一,在资本支持保障方面的问题日益显露。例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财政拨款的方式;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不高;相关投融资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三、推动发展的措施
(一)制定融合发展规划
1.编制科学的总体规划体系今后淄博市要构建高起点高标准的科学规划体系,实现两大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共赢。要联合有资质的设计院和具有实践经验的致力于产业发展规划的知名设计公司,结合淄博实际,共同设计、科学的编制完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引领下,出台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加快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2.加快编制配套的专项规划今后要在整个淄博市和重点区域、重点景区精准地位的基础上,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属性和品质,分类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专项发展规划,打破地域的局限,实现各区县、各部门的联动,请高水平的专业机构来统筹各专项规划运作,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承载能力。3.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今后淄博市既要高度重视规划设计团队招募,聘请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策划公司,结合淄博市实际进行高端策划,又要成立自己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划决策专业委员会,集中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各项规划和重大产业项目进行咨询论证,提出可行性发展意见和建议。
(二)加速融合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今后淄博市要转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模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这就需要制定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金,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的角度,不断规划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既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发建成具有淄博地域代表性特色、现代化的文化旅游设施,又要加强重点文化旅游设施基础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提高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互联互通,提质增效。3.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建立文化旅游人才保障机制。今后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又要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快构建文化旅游诚信体系,努力提高文化旅游行业的自律水平,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发展。
(三)带动高水平融合发展
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今后淄博市既要组织网上申报国家和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及时调度国家、省、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积极做好省文化项目社会办和文化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申报工作,又要利用老工业城市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十大重点工程”。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今后淄博市要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特色示范企业数据库,加大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3]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要在突出特色、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注重打造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提升品牌营销水平。3.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今后淄博市既要破除产业壁垒,放宽产业管制,降低文化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并存的市场格局,使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适应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又要为产业融合和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为融合创造条件
1.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今后淄博市要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性扶持资金,探索文化旅游企业上市融资的途径,引导文化旅游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推动金融创新,探索文化旅游产业融资新模式,构建可行有效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2.优化投资环境,创新营销模式今后淄博市要把眼光放在提升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上,不断健全完善法制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改进和完善经济体制和投资机制,为投资活动做好保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适合发展的舆论环境。在建立融资新机制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创新营销模式。各相关部门要创新营销推介机制,整合现有的宣传推介平台,提高淄博市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要建立城市间文化旅游合作关系,进行深度区域合作,大力开拓文化旅游市场。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开发和购物平台的打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购物,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罗小华.夯实文化产业基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成都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6(5).
[2]冯一粟,彭泳.打破路径依赖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反思及建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餐饮文化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与生俱来就是相生相伴、互动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全球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崛起,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
一、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起着基础性作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是市场。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企业需求、资本需求、跨界需求都推动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虽然由于市场化过程不同,旅游和文化在产业化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但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破束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追求精神文化享受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内在需求,旅游已成为一种文化消费。旅游业只有和文化相结合,旅游业才有灵性、卖点和后劲。
(二)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文化旅游业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关联度广、就业容量大,是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重要产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是顺应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的实际要求
当前,国家把旅游和文化同时作为实现“保增长、重民生、扩内需、调结构”方针的重要内容,提出大力发展的要求,赋予了旅游和文化部门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途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少活力。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品位;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二者相互依存、共生互融、互动共进、共同繁荣。
二、建水县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势及现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两强一堡”和红河州旅游强州建设战略的实施,国家、省和州的层面就发展旅游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昆玉红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以及建水“国际化旅游文化景区”的发展定位,形成了建水旅游文化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
(一)丰实厚重的人文资源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建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滇南邹鲁”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县内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诸多。千年建水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星罗棋布的寺、院、桥、塔、井、街等文化遗存,使建水成为一座大型的综合历史博物馆。拥有中国首屈一指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彝族土司府署;云南省内罕见的宋式大型木桥架古建筑指林寺;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的朝阳楼;被列为中国18座著名大型古桥之一的双龙桥;具有“滇南大观园”美称的清代大型民居朱家花园;历史文化名村团山等。建水县还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紫陶的产地。还拥有插秧号、烟盒舞、哈尼族硭鼓舞、串寨等传统习俗,苦扎扎、扎特勒、阿玛拖、火把节、采花山等传统节日,各具风采,令人心驰神往。
(二)神奇壮美的自然风光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建水气候宜人、山河壮美、景色秀丽,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天然温室”之称。农耕文明相对发达,种植业、养殖业水平和规模在红河州乃至云南省都名列前茅,是部级农业综合开发县、“中国果品之乡”,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此外,县境内还有被称为亚洲最大、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燕子洞以及以云龙山、黄龙寺、哈尼山寨、曲江温泉渡假村等为代表的融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建筑景光为一体的景区景点120多处,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旅游文化融合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县境东接弥勒市、开远市和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县、华宁县相连。县城距州府所在地蒙自市80公里,北距省会昆明市210公里,南距国家一类口岸河口250公里。境内交通四通八达,鸡石、通建两条高速公路横穿县境,泛亚铁路通过县境连接东南亚,是红河州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滇南重要的物资中转站和商品流通中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建设步伐加快,为旅游文化融合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三、建水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合理
建水县旅游文化资源分属于旅游、文化、文物、宗教、园林、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管理。这种条块分割,相互牵制,决策分散,多头管理的体制造成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工作联系、协调配合,还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行业管理力度不强,影响和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重束缚了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
(二)政策扶持不到位
建水县现制定出台的部分相关鼓励政策,缺乏及时性、针对性和突破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支撑性政策还需进一步争取,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保障政策和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发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三)规划统筹不够深入
目前建水县在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上已经注意到了二者的融合发展问题,但是重视的程度、规划的深度、提升的高度相对来说还不够,缺乏顶层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战略考虑和架构设计。旅游文化资源利用程度低、规划起点低、开发建设较迟缓,且现有旅游文化产品单一,多以观光为主,体验型产品稀缺。
(四)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建水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存在财政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也存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打造上的社会和企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旅游文化企业普遍规模小、龙头企业缺乏,发展的资金不足,品牌意识差、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企业和集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制约旅游文化发展的步伐。
(五)项目带动不明显
旅游产业布局呈现“多、散、小”,没有形成核心和主打“拳头”产品,缺乏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大景区做龙头,资源等级不高,吸引力弱,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旅游项目缺乏,带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不明显。
(六)文化内涵挖掘还需提升
建水县行政管理部门和开发企业对旅游文化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产业的多重功能、发展潜力认识不够,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缺乏应有的力度。对儒家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等重要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开发和高品位打造,更多的是停留在自然风光的建设上。
(七)旅游要素配套有待完善
从旅游的六要素来看,旅游文化产业收入主要来自景区景点的门票,在“吃、购、娱”上的消费比重较小,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旅游收入比较单一。旅游文化商品开发明显滞后,接待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环境容量小,高水准的休闲娱乐服务设施不足,影响了建水旅游产业发展速度。
(八)宣传促销力度还需加大
旅游文化总体形象不够鲜明,未形成整体格局,市场知名度不高。整个宣传促销工作呈现“散、弱”的局面,产品组合优势不突出,宣传促销手段和办法还比较单一,难以形成区域强势宣传格局,导致了建水旅游文化品牌不响,招牌不亮。
四、加快建水县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抓好旅游体制完善与文化的融合
建立行之有效的旅游文化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和专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现有的建水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职能作用,推动旅游、文化部门工作职能由单一的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支持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经营方式发展,引导企业走融合发展之路。
(二)抓好旅游政策制定与文化的融合
加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充分用好、用活桥头堡建设的相关政策,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适时制定出台诸如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品牌项目开发、投融资改革等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落实好项目用地、财政税收、交通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整合和开发各种旅游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三)抓好旅游规划统筹与文化的融合
对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进行系统思考、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实现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的新提升。强化规划先行理念,按照“新理念、高起点、大手笔、重保护”的原则,围绕“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两张核心名片,制定《建水县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力求突出规划的创意性、文化性、高端性和品牌性,有效发挥其指导、控制、提升作用,避免互动发展中的无序性和低层次性。
(四)抓好旅游资金投入与文化的融合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是市场。当前,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企业需求都推动着两个产业的融合。在逐步增加财政投资的同时,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外资资本、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多措并举,有效破解融合发展中资金匮乏的瓶颈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每年安排的各种旅游发展经费和奖励性资金的支持,发挥企业信用担保平台作用,加强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大对建水古城资金投入,探索文物国家所有权不变,以定期托管形式,交由投资人进行保护、开发和经营。
(五)抓好旅游项目开发与文化的融合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项目支撑,充分发挥建水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效应,按照“建设国际化、服务现代化、管理精品化”的要求积极打造一批大项目。一是建水古城历史文化项目开发。以“古城韵”为元素,串连朱家花园、文庙、朝阳楼、学政考棚等景点,打造成为云南省知名的历史文化览胜区。二是西部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发。以团山古村为重点,泸江河为纽带,开发历史文化体验游、乡村四季休闲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三是东部喀斯特景观旅游区开发。以燕子洞为重点,颜洞、天柱塔为补充,打造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四是北部康体休闲度假区开发。以曲江温泉为重点,云龙山、绵羊冲水库为依托,打造宗教文化、现代农业、水上乐园休闲体验旅游区。五是南部民族风情旅游区开发。以纳楼司署为重点,红河峡谷为依托,开发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游、探险游旅游区。
(六)抓好旅游产品内涵挖掘提升与文化的融合
围绕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通过挖掘、开发、提炼等有效手段,突出和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更多的文化元素,着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市场竞争力。依托建水旅游文化资源特点,不断加大景区文化建设力度,使建水旅游形神兼备,富有活力。文庙、学政考棚重点充实儒家文化、科举制度、国学;朱家花园、团山重点突出地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燕子洞景区集中展示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喀斯特地貌科普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设计特色鲜明的景区文化互动活动做为补充。文庙开展祭孔、“三礼”、经书诵读、传统民乐演奏、射圃、古礼等活动,朱家花园举办开门迎宾仪式、水上戏台表演、中秋祭月、插花艺术展,燕子洞景区举办户外攀岩表演、蝴蝶展、猜灯迷等活动,丰富了景区旅游活动,提升了景区内涵和层次。
(七)抓好旅游要素配套与文化的融合
一是在“吃”的方面。围绕建水传统特色美食“烧豆腐、过桥米线、汽锅鸡”等,更多地挖掘和设计制作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手艺的美食,在餐饮场所建筑、内部装修、菜肴命名、餐具配置、饮食方式、职工服饰等方面注入文化元素,让消费者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享用美食。 二是在“住”的方面。主题文化酒店越来越受到客人欢迎。建水县要充分挖掘边地儒家文化、彝族文化、哈尼族文化、紫陶文化的特点和古城历史街区的民居仿古元素,结合现代宾馆酒店的建筑要求,设计建设一批高中低档合理搭配的主题文化酒店和客栈,以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三是在“购”的方面。完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加大对紫陶、燕窝、林果、民族首饰等特色旅游商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景区开发旅游纪念品要予以奖励,把建水打造成为红河州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和中国紫陶基地。四是在“娱”方面。借鉴一些省市的成功经验,开发大型实景演出,着力打造“休闲娱乐”品牌,以朱家花园及有条件的景区为平台,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建水小调、方言说唱、民族歌舞、情景喜剧、服饰表演为一体兼具时尚娱乐的歌舞演出,让客人来饱览建水文化盛景。五是在“游”方面。游客普遍反映,建水旅游景点体现的文化往往是静态的多、动态的少,参观型的多、体验式的少。因此,必须通过文化打通旅游经脉,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人文旅游为核心,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以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为补充的产品体系,使文化在旅游中活起来,让文化在旅游中行走。
(八)抓好旅游宣传营销与文化的融合
一是把握好的旅游形象宣传的文化含量。建水旅游品牌形象有进一步完善提升甚至重新塑造的必要。旅游宣传口号、旅游标识、广告等既要反映建水文化特性,又要朗朗上口、便于传播。二是借助文化手段扩大旅游宣传。建水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可借题发挥、策划宣传。搜集整理已有的旅游歌曲,请名家制作新的旅游歌曲,举办旅游歌曲大赛,制作碟片发放;可聘请海内外知名作家撰写建水游记,请著名导演、演员拍摄以建水历史文化为题材,以著名景区为场景的影视剧,多途径、广渠道宣传建水旅游。三是推进旅游节庆活动产品化。加大“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燕窝节”为重点的节庆活动营销,将节庆活动产品化、常态化,推进宣传的持续性、有效性。根据不同地区游客需求,组合包装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向明.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J].攀登,2012 (0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