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名句
6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62、不学礼,无以立。
63、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4、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6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7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4、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75、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7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7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7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孔子和老子的名言锦集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1、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2、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3、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1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名句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其争也君子。”
——《八佾》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抢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比箭时,先相互作揖致意,然后上场;比赛完毕下场后又互相敬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担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从不感到厌烦,仅仅做到这些就是了。”
3.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翻译】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6.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2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2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23、治人事天,莫若啬。
12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2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26、治大国,若烹小鲜。
12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2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3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3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13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37、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13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3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0、其进锐者,其退速。
14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4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3、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1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6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6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6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16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16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6、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6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16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7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7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7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7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77、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7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7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18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子《论语》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41、知耻近乎勇。——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4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4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孔子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2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2、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2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3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3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36、不迁怒,不二过。
3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8、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9、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1、过,则匆惮改。
2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4、听其言而观其行。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5、不迁怒,不贰过。
3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巧言令色,鲜矣仁!
4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4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4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4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14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46、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47、将欲取之,必先之。
14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1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5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5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5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5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15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56、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5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5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15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6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1.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5.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8.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9.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0.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41.子曰:有教无类。
4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小的困惑会让人迷失,大的困惑会让人失去本质。这表明,纯粹的人性是人类的天性,而仁慈和正义不仅违背了人性,还伤害了人类。
来自: 海曲上人 > 《 一言读书》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资料 | 2 | 先秦诸子名言88则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论语·为政》)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
先秦时期30句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句子,唯美得让人心醉
——(先秦)佚名《桃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先秦)孔子《论语》未知生,焉知死?——(先秦)孔子《论语》身既死兮神...
我国古代修身、治学、平天下名言警句 通用
(《论语.为政》) 5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微子》)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为政》) 63. 朽木不可雕...
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
正如孔子讲仁也讲义,孟子讲义也讲仁,孔子自然柔中有刚,孟子也自然刚中有柔。孟子是不喜欢墨子的。_(《孟子.滕文公下》)杨氏就是杨朱,墨氏就是墨子,他们观点不同,却都被孟子骂作禽兽。其实...
圣人经典的名言
圣人经典的名言。———《论语》———《孟子》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耿弇传》———《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陆游《病起书怀》(杜甫)(《礼记》)(《荀子...
国学经典名句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译文】庄子说:“没有实用...
道家与儒家
道家与儒家。道家和儒家,都是中国本土先民创造的思想经典。道家、儒家的思想经典,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三、道家、儒家的思想核心。四、道家、儒家的主要思想。按林语堂说法:“官员像孔子,而...
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诸子百家思想要点整理
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诸子百家思想要点整理。(3)“礼教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德”的核心是“仁”,那么如何实现“仁”呢?仁政: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②尚同 【译文】政令、...
十五部经典,十五句名言
《尚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论语》,是孔子弟...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9、“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1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1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_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_”,而不是“选票箱里出_”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朴素呢?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8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8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8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8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8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8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9、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9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93、放于利而行,多怨。
9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9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9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00、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孔子老子名言三年级
12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1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12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2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2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12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12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3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3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13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3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3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3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3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3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13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